關於你的,我的那些青春,
又酸、又甜,有時會有些苦。
會知道這部電影,是因為去年暑假在星裕,正好整理到一批斯伯丁球衣,
當時只知道是要贊助電影拍攝用的,其他細節並不很清楚,
就覺得有人要拍籃球電影耶,好酷!
後來去看了HBL,在觀賽手冊後面看到電影平面廣告,
才知道原來那部籃球電影就是寶米恰恰。
很多人一聽到這一部以高中生為主角的電影,都覺得喔,現在很流行這個題材啊。
但我覺得這其實沒有所謂流不流行,
高中生活看似平淡,但這個時期對很多事情似懂非懂,卻又認為自己什麼都懂,
這樣的心境在長大後的自己眼中確實有趣,也值得回味。
寶米恰恰的主軸是雙胞胎,因為幾乎一樣的外表,一些陰錯陽差,產生一連串誤會,衍生一大堆奇妙的事件。
劇情中大部分的情節,應該可以讓同為雙胞胎的人產生共鳴,
例如別人百問不厭的誰比較高、誰比較胖、誰比較會念書、誰比較會打球等諸如此類比較級的無趣問題,
而被誤認為是同一個人可能也是家常便飯。
即使外表的相似度有99.9999999% ,雙胞胎畢竟還是兩個獨立的個體,
隨著年紀漸長,自我意識也就越來越強,
兩個彷彿鏡中的自己的另一半細胞,難免也就會有不同想法,
尤其是在這個懵懵懂懂又情竇初開的年紀,
畢竟面對愛情大家都是新手嘛,
總有些事應該要說清楚,但又怕說了會面臨自己不想要的那個結果,
因為太多的擔心害怕,只好一直悶在心裡,沒想到卻產生更難以收拾的誤會。
像這樣清清淡淡的小品,反而更貼近觀眾的心,看著看著不禁也因為默默浮現的那段回憶而會心一笑。
運氣很好的我們,正好選中了有映後座談的場次。
(還剛好坐在第一排 )
聽了導演王傳宗和黃姵嘉、姜康哲回答現場觀眾的問題之後,
才知道這樣一部電影有多不簡單,
女主角一人分飾兩角,而寶妮和米妮的對手戲又很多,常常出現在同一個鏡頭中,
這對演員、拍攝、後製來說都是一項大挑戰,
但最後呈現在電影中的效果卻又是那麼自然,簡直太厲害啊這個團隊!
映後座談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行銷方式,對國片來說是一項優勢。
跟好萊塢強片比起來,國片也許不一定有辦法砸大錢在宣傳上,
但映後座談能讓觀眾更貼近這部電影,透過直接對談加深對電影的了解和印象,是有助於提升好感度的。
而隨著好感度增加,也就更能提高口碑行銷的效果。
(怎麼越寫越覺得像在寫論文了 )
後來我問到導演怎麼會想用籃球這項運動作為劇中題材,
導演說因為雙胞胎大部分時候是共同生活共同合作的,但事實上仍然是兩個分開的個體,
就算很多事情都是一起,還是要獨立完成任務,
這樣的感覺就跟籃球運動很像,場上的球員必須共同奮戰,
但每個球員卻又有自己的防守位置。
這是個很特別的構想,而電影中也把這兩件事情結合得很棒,
所以在這裡我又默默幫寶米恰恰加了很多分。
由於我一直在運動相關領域打滾,看到預告時對於這樣的元素運用覺得很開心,
而且真的請到錢薇娟錢姐來演教練,
如果類似的合作模式可以越來越多,肯定是相當有趣的,哈。
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
總之寶米恰恰是部輕輕柔柔的好片,如果你喜歡微風輕拂過的夏天的感覺,那一定要去看,會很合你的胃口,
或者如果你習慣大魚大肉重口味,偶爾來份輕食像是沙拉三明治什麼的,對味覺也會是不錯的調整。
所以很推薦大家去看!!
跟洋片比起來,我喜歡國片多一點,就像我喜歡中華職棒甚於美國大聯盟,
(老實說我不懂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覺得國片就是無聊、中華職棒就是弱,
大家都很努力地呈現好作品、好比賽給觀眾,為什麼連嘗試接受都不願意就完全否定呢?)
想想我今年好像進電影院看了好幾部國片,
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完覺得失望的喔,每部片都很值得看!
國片加油加油